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6-05-28 萧燕菁 华为企业业务

熟悉杰里米•里夫金的读者,肯定知道这本2012年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在书中提出的能源互联网的观点,备受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重视。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电力公司的改革实践,多少都借鉴了里夫金的思路。他关于后碳时代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研究,也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的肯定。


在书中,里夫金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数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这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否则,人类文明就有消失的危险。


作者敏锐地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这本书就值得一读。书中里夫金不仅谈到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会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更谈到了这种能源民主化之后,对社会、经济乃至政治格局、经济理论带来的巨大冲击。


下面是书中一些精彩的观点


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于化石能源的世纪正成为过去,地球面临气候恶化的现实,但总体而言,人类仍然拒绝承认这一现实。相反,我们继续寄希望于寻找越来越少的石油和天然气,以此来维持如同吸毒成瘾般的生活。

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5大支柱:

  •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 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

  • 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它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

  •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

  • 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需要的电可以通过洲与洲之间共享的电网平台进行买卖。


为什么转型需要的投资这么少呢?因为维持陈旧设施需要的成本不断增加,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设施所需要的费用却相对较低。相比之下,新的基础设施将会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各种新企业和就业岗位。


要实现新泽西州7万个就业机会,就必须新建24家核电站,最少耗资200亿美元,而且建设周期至少20年。与此相反,如果发电量中有25%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那么将新增近3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这些费用可以满足未来20年在圣安东尼奥建设第三次工业革命的5大支柱的需要,并且满足该市降低碳排放的目标。


光伏发电的成本有望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使得发电成本每8年可降低一半。斯坦福大学的一项关于全球风能的研究预计,利用地球上现有风能的20%,所提供的电力将是当今全球所用电量的7倍。

在参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政府、工商界、公民社会组织都要参与。城市、地区、国家基础设施的革命性变革,最终会影响到所有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都将改变。这就是能源服务参与的民主化,是分散性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


越来越多的农场主开始将农场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微型发电站。他们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能,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而这种对能源的节约通过逐年降低的年费传递给了他们的合作消费者。同其它新兴合作型商业模式一样,这种扁平化的结构已经全面超越了传统、集中型、层级结构的生产组织结构。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清洁能源、绿色建设、电子通信、微型发电系统、分散式的IT网络、插电式和生物电池交通工具、可持续化学、纳米技术、无碳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各个领域风起云涌的体现。而这种整合必将带来新兴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大量出现。

基于分散性、合作性的本质,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合适的规模应该是数百万小型、微型企业和消费者所组成的、代表其共同利益的合作性企业联盟。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持者认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以化石能源为基础,而化石能源只在特定的地区出产,需要巨大的军事投资和地缘政治操作才能获得,这所有的一切都更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可再生能源则不同,它是随处可见的,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开展。扁平化能源已经开始改变发展中国家。非洲家庭实现了从没有电直接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代表着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的、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集中型经济管理模式,正在受到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而产生的新型的分散合作式管理模式的挑战。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将自然视为战场,为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源确保自己及子孙后代的繁衍,每个生物都以命相搏。而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将生命和地球化学的进化,视为彼此适应、确保生态圈内生命持续的共同创造过程。


文章作者为书评人萧燕菁,首发在《ICT新视界》。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